close
在做數據分析時,基本的原則是
「將好的流量放大,不好的流量減少」
這個觀念很多人都懂
但操作時,很多人會犯下一個錯誤
就是 「短期行銷」和「長期行銷」,沒有分開規劃
短期行銷,例如「廣告行銷」
長期行銷,例如「內容行銷」
例如,很多人常看到「廣告行銷」的成效比較好
就直接把所有的資源,都拿去投放廣告
而需要長期經營的 內容行銷,就全部都放掉了
「我現在投廣告的成效還不錯啊!
我幹嘛要 經營社群?
我幹嘛要 經營SEO?
我幹嘛要 經營會員?」
這樣的操作並沒有不行,
只是這種「只依賴廣告」的經營模式
只會讓品牌獲得「短期紅利」
難以獲得「長期紅利」
短期紅利的特色: 來得快,去的也快 (特效藥)
長期紅利的特色: 來的慢,去的也慢 (健康食品)
如果你「兩種紅利」都想要拿到,那就要割捨
「現在的割捨,是為了未來,更長遠的收益」
即便「廣告」,現階段對你最有效
你也不能把全部的預算都投入廣告
就和做投資一樣,要有長期和短期投資的配比
「兩種紅利」你都擁有,才能讓品牌走的更穩、更長遠
所以,你的行銷,只有投放廣告嗎?
遇過很多老闆,說他行銷做得不好,代理商做不好、行銷人成效不好
結果問了後,原來行銷只依賴投放廣告
以前可以這樣,但現在想只依賴廣告,就要讓品牌獲利,這樣的做法,很難了
所以並非是員工能力不好,而是整體策略的問題 (還是要看產業)
歡迎追蹤,一起學習行銷知識,創業者學行銷
全站熱搜